医院动态
【高层次人才】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管庆波教授当选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第十二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近日,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第十二届委员会换届选举大会在北京举行,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浪潮在线)内分泌与代谢病科管庆波教授当选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第十二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内分泌科介绍
省立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始建于1979年,目前为卫健委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山东省内分泌代谢病临床医学中心、山东省内分泌代谢病质量控制中心、山东省内分泌与代谢病研究所,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叁级实验室、山东省内分泌与脂代谢重点实验室。构建了覆盖全国的内分泌代谢病临床诊疗和科学研究协同网络,建立了智慧医疗、大数据、生物样本资源库、科研转化、适宜技术推广等平台,设立了10个临床亚专业组:糖尿病、甲状腺、肥胖、骨质疏松、性腺、垂体肾上腺、内分泌代谢罕见病、营养代谢、高尿酸血症和中西医结合。
学科拥有临床、科研、生物统计专业人员110人,其中博士学位65人,高级职称50人;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专家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承担者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国家级学会主委1人,副主委1人,常务委员会5人,委员7人,学组组长/副组长5人;省级学会主委5人,副主任委员14人;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2人,泰山学者和青年泰山学者12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
内分泌代谢病科为医院的一级临床科室,具有规范的内分泌代谢病诊疗区域,包括诊室、教育室、标准化代谢性疾病及其并发症筛查检查室,规模满足功能定位。近叁年年均专科门诊量超过9万人次/年;病房面积1600平方米,科室床位70张,具备收治各类内分泌代谢性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罕见危重症的诊疗能力,年均诊疗16000人次,年均收治患者数超过1700人次/年。近年来开展临床新技术10余项。构建了覆盖全省,辐射全国的多层次,多学科交叉的临床诊疗网络,为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有效流动,推动分级诊疗政策的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
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青年科技奖1项,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奖奖2项,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8项、二等奖14项。科研立项264项,其中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97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专项12项,国家自然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4项、优秀青年基金、面上项目及青年基金96项及省级项目136项。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其中厂颁滨收录500余篇。学术专着56部,组织制定及参编指南及专家共识63项。获批发明专利7项,转化5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
拥有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和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17人,硕士生导师28人。指导博士后22人,培养博士215人,硕士405人。获山东省、山东大学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奖及研究生创新成果奖数27人次,国家奖学金15人次,并获山东省教学成果特等奖。与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等世界一流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10余人。
学科将紧紧围绕人才队伍培养、学科平台建设、临床技术创新和转化、科室文化塑造等方面不断创新,砥砺前行,为护佑人民群众健康做出新的贡献。
专家介绍
管庆波
省立医院首席专家、二级教授、博导、泰山学者特聘专家。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省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多年来聚焦“肥胖对性腺轴的影响及机制”开展基础临床与转化研究,承担、参与并完成了17项科研项目,涵盖国家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中医药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重大专项等。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厂颁滨收录100余篇,单篇最高38.637分。获科研奖励15项,涵盖国家科技进步2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1等奖1项、2等奖3项。临床工作中,2005年起,牵头创办肥胖夏令营,开设肥胖门诊和性腺门诊,建立首个“体医融合”数字减重基地。重视罕见病研究,确诊了50多种内分泌罕见病,新发现130多个致病基因。
担任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秘书长,协助主任委员认真落实各项工作,包括年会协调安排,组织或协助完成国家内分泌名词、着作及指南等编写工作。任省医学会主任委员期间,多次承办国家级会议,主办年度学术会议、泰山论坛等。带领山东76家医院建立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指导60多个县级医院新建内分泌科。
学科建设方面,带领学科建立了转化医学、生物样本库、人群队列大数据分析等重要平台,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管理局3级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团队获批国家级人才3人、省部级人才23人,博导17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多次获得省优秀研究生和优秀论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