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浪潮在线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 正文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中医科温馨提示:冬病夏治——“叁伏灸”助您温通经络、驱散寒湿

信息来源:中医科 发布时间:2025-07-10 浏览次数:
字号:
+-14

叁伏已入时节

这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湿度最大的时期

此时养生要注重培补阳气,增强正气

  叁伏灸理论溯源

  叁伏灸:顺应天时的中医疗法

  《黄帝内经》有言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三伏天是自然界阳气最盛、人体气血最通畅的时节,人体皮肤毛孔舒张、气血运行加快,此时通过外治法干预,更易激发机体阳气、调节脏腑功能、增强抗病能力。中医灸法历史悠久,《外科正宗》中就记载了桑木灸、隔物灸、雷火神针等多种灸法,均体现了中医“因时制宜、因人施灸”的思想。

  省立医院中医科推出“三伏灸”特色疗法,以艾灸 + 中药贴敷刺激特定穴位,温通经络、驱散寒湿,为冬季高发的虚寒性疾病筑牢防护屏障。

42.jpg

  叁伏灸的时间一般涵盖伏前、入伏、中伏、末伏及加强五个阶段。

叁伏灸时间表

1.伏前灸 7月10日 - 7月19日

2.入伏灸 7月20日 - 7月29日

3.中伏灸 7月30日 - 8月 8 日

4.末伏灸 8月 9 日 - 8月19日

5.加强灸 8月20日 - 8月29日

  叁伏灸适应症

  叁伏灸是利用“冬病夏治”为理论基础的中医疗法,不仅可针对冬季好发的哮喘、腹泻、肩周炎等疾病进行防治,在夏季阳气隆盛之时调理体质,以降低病症在秋冬季节的发作频率;对于日常常见的虚寒类病症,如畏寒肢冷、脾胃虚寒、关节冷痛等,也能通过激发经络气血、温煦脏腑阳气达到改善与治疗的效果,实现对疾病的治疗、预防及症状缓解的多重作用。

  叁伏灸是广受好评的传统中医疗法,但并非包治百病,它主要适用以下病症:

43.jpg

  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咳嗽、哮喘、支气管炎、慢阻肺、慢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

  消化系统疾病:

  慢性肠胃病、慢性腹泻、小儿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虚寒性胃痛、寒性结肠炎等各种消化道疾病。

  妇科疾病:

  痛经、不孕、月经不调、慢性盆腔炎、产后疼痛等。

  疼痛类疾病:

  关节疼痛、肩周炎、颈椎病、腰椎病,带状疱疹后遗症等。

  亚健康状态的调理:

  如阳虚体质、气虚体质、亚健康疲劳、体虚易感以及免疫力低下等。

  叁伏灸理论溯源

  忌空调、电扇直吹

  叁伏灸通过温热刺激,促进血液循环和局部代谢,有助于改善易感、体弱、畏寒等状态。施灸期间应避免风扇、空调等冷风直吹,以免影响身体对热刺激的反应和疗效。空调可适度使用,保持室温舒适即可。

  禁忌人群

  1.孕妇;

  2.过敏体质者;

  3.严重心肺功能疾病患者;

  4.皮肤感染、破溃或疱疖者;

  5.发热、痰黄、咯血等急性感染期患者;

  6.中医辨证为阴虚火旺及热性体质者。

  艾灸期间的食物禁忌

  叁伏灸期间建议避免冷饮、辛辣刺激和高脂食物,以免影响消化功能和身体对治疗的调节反应,影响疗效。

  及时补充津液

  艾灸前后应适量饮用温水,帮助补充水分、调节体温,避免口干不适。也可饮用酸梅汤或柠檬水来养阴生津,提升灸疗后的舒适感与疗效。